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乡镇部门

让教育之树长青 ——记榆林市优秀班主任绥德中学教师贺建勇

  • 发布日期: 2025-09-23 22:06:06
  • 来源: 绥德融媒
  • 责任编辑: 李彩合
  • 【 字体:

秋季清晨六点的绥德中学,薄雾还未散尽,贺建勇已站在教学楼前。这个有着二十五年教龄、二十一年班主任经历的语文教师,望着陆续走进校园的学生,眼神里满是温情。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,这句写在他备课本扉页的箴言,早已化作二十一个春秋里的点滴行动,在绥德中学的校园中,浇灌出教育的芬芳。

在坚守中践行教育信仰

2000 年 8 月,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贺建勇怀揣着对教育的憧憬,踏入了绥德中学的校门。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他,兼具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天然的人文情怀,从执教第一天起,便将“爱生如子”四个字刻进了职业生命里。“教育是良心活,多一分用心,孩子就多一分可能。”这是贺建勇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
在绥德中学“励精敏笃 全面发展”的办学理念引领下,贺建勇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将德育渗透在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。他所带的班级,不仅成绩稳居年级前列,更以班风正、学风浓著称。2019 年中考中,他所带班级普通高中升学率突破80%,这样的成绩在县域中学中尤为亮眼。而这背后,是他无数个清晨的早自习辅导,无数个深夜的备课钻研,更是日复一日对学生成长的悉心呵护。

二十五年间,贺建勇的荣誉簿不断增厚:榆林市教学能手、榆林市名班主任、绥德县优秀班主任、绥德县第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,还有“陕西省线上公益直播优秀讲师”称号以及全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。但在他看来,最珍贵的荣誉,是学生毕业多年后发来的问候短信,是家长偶遇时那句真诚的“贺老师,谢谢您”。2020年12月,作为“国培计划”师德师风建设示范项目报告团成员,他所作的《有爱,教育之树才会长青》专题报告,更是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传递给了更多同行。

为每个学生播撒阳光

“优秀学生需要关爱,特殊学生更需要爱!”这是贺建勇二十一年班主任工作中最深刻的感悟。在他的班级里,没有“差生”的标签,只有需要不同养分的“幼苗”,他用差异化的关爱,为每个孩子铺就成长之路。

贺建勇回忆,2019届九年级7班的李南溪是众人眼中的优等生,却在几次模拟考试后变得沉默寡言,这个向来懂事的女孩每次看到理化成绩单都会悄悄抹泪,却从不愿主动倾诉。他没有急于追问,而是借着语文课上的励志文章与她谈心,从学习方法聊到心态调节,一点点打开女孩的心扉。原来,李南溪被调皮的同桌影响了学习节奏,付出努力却不见成效的挫败感让她备受煎熬。得知缘由后,贺建勇当即调整座位,并每天抽出十分钟帮她分析错题。渐渐地,李南溪的脸上重新绽放笑容,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。“看着她又自信地投入学习,我比自己获奖还开心。”贺建勇的语气里满是欣慰。

比起李南溪的“隐性困扰”,还有一位曾经带过的常永永同学“辍学危机”更让人心焦。升入九年级后,这个原本听话的男孩开始频繁请假,家长起初以“生病”为由遮掩,直到在一个冬日的清晨,孩子母亲哭着出现在办公室,才道出真相:常永永迷上了《王者荣耀》,已经辍学三个月。“贺老师,我不识字,管不了娃,您帮帮他吧!”看着家长无助的眼神,贺建勇的心揪了起来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贺建勇成了常家的“常客”。隔着电话,他从游戏聊到人生,从当下谈到未来,一次次化解孩子的抵触情绪;面对家长,他传授沟通技巧,帮着制定复学计划。直到中考报名截止前几天,电话那头终于传来“我们同意报名”的答复。复学后的常永永,落下了三四个月的课程,数理化成绩一塌糊涂。贺建勇特意为他制定补习计划,还安排两名优等生结成“帮扶对子”。每天放学后,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三人讨论难题的身影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常永永的成绩稳步提升,最终成功考入绥德一中。这个案例,也成了贺建勇教育生涯中最生动的教材。

于细微处滋养心灵

如果说对李南溪的关爱是精准滴灌,对常永永的救助是雪中送炭,那么对郝宏星的引导,则是贺建勇“润物细无声”教育艺术的最佳诠释。作为教师子女,郝宏星聪明却调皮,七年级时上晚自习总爱打闹,弄得住校生纷纷申请离校。“这孩子本质不坏,只是缺少正确的引导。”贺建勇没有简单批评,而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:把郝宏星安排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做“同桌”。

从此,贺建勇的办公桌旁多了一张课桌。备课间隙,他和郝宏星聊学习方法;午休时分,他们谈人际交往;得知孩子挑食不爱吃茄子,他就从营养学聊到饮食习惯,看似随意的家常,却悄悄改变着这个男孩。八年级结束时,郝宏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,挑食的毛病也改掉了。升入九年级,他更是像变了个人,成绩突飞猛进。

最让贺建勇感动的,是毕业前的那次经历。当时他去南京参加班主任培训,恰逢班级拍毕业照。头天晚上,他特意提醒郝宏星按时到场,可第二天却接到其母亲的微信:“孩子说最好的老师不在,不照了。”那一刻,舟车劳顿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,涌上心头的是满满的幸福。培训结束后,他第一时间赶回学校,专门和郝宏星补拍了照片。当晚,孩子们自发组织了毕业座谈会,直到深夜十一点多,打扫完教室卫生的贺建勇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,“累但满足,这种被孩子放在心里的感觉,是做老师最大的收获。”

以热爱续写教育

在绥德中学,贺建勇的“爱心教育法”早已成为年轻班主任的学习范本。学校德育处举办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上,他常作为评委分享经验;新教师入职培训中,他的育人故事总能引发共鸣。

如今,已过不惑之年的贺建勇依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。每天清晨,他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校园;每节语文课,他总能用生动的讲解点燃学生兴趣;每个晚自习,他的办公室里总有学生围着问问题。二十五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痕迹,却未曾改变他对教育的热爱。

“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我愿做永远的行者。”贺建勇说。在绥德中学这片教育沃土上,他用二十一年的坚守诠释了“爱为教育灵魂”的真谛,用无数个动人瞬间践行了“立德树人”的使命。

(刘涛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